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武震宇、助理研究員王櫟皓團隊,開發了一種高性能的10毫米大口徑壓電MEMS 快反鏡,能夠實現更精確的激光光束閉環控制,可滿足激光星間鏈路對高精度、快速響應與穩定性的需求,為衛星通信終端提供小型化高性能解決方案。4月29日,相關研究發表于《微系統與納米工程》。
快反鏡在衛星激光通信中承擔著光束指向、捕獲和跟蹤等重要作用,需要具備高指向精度、高工作帶寬和高光學質量等一系列極限性能指標。然而,傳統機械快反鏡存在體積大、功耗高、存在遲滯等挑戰,同時原有MEMS快反鏡鏡面小、帶寬低、無集成角度傳感器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10 毫米大口徑壓電驅動MEMS快反鏡。該設計采用雙層異構集成技術以及晶圓級鍵合工藝,器件具備高線性度超高角度分辨率、快速階躍響應以及高重復定位精度。在結構設計方面,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引入力學定向結構形成應力集中區域,顯著優化了光束控制的精確性。在性能表征方面,研究團隊首次針對10毫米大口徑鏡面動態變形進行表征,在準靜態驅動下最大動態表面形變僅2納米,滿足遠距離衛星激光通信對鏡面面型的嚴苛要求。
研究團隊表示,與傳統機械快反鏡及現有商用MEMS快反鏡相比,該器件優勢顯著,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未來將繼續針對鏡面尺寸、閉環控制以及器件可靠性進行優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