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4日電(記者李春劍)北斗“短報文”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獨有的雙向通信技術,允許用戶在沒有地面網絡覆蓋的地區通過衛星發送和接收短消息?。日前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用戶終端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用戶終端信息接口 第1部分:用戶管理模塊接口》等是北斗三號“短報文”領域制定發布的首批國家標準,相關標準的實施,對我國北斗“短報文”通信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北斗“短報文”技術融合定位與通信能力,單次可傳輸最多1000個漢字(北斗三號標準),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遠洋漁業等領域。??
從供給端看,首批北斗三號“短報文”國家標準為北斗衛星通信終端研發設計、測試驗證提供技術依據,降低了產品兼容性風險,保障“短報文”通信可靠性,促進行業產能提升。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終端研發生產企業已達200多家,其中85%以上實施了“短報文”系列國家標準。實施相關國家標準后,生產企業產品抽檢合格率由88%提升至92%,產能提升40%左右,行業能耗降低25%;“短報文”通信終端市場占有率突破80%;頭部企業抽檢合格率100%,產值達行業總產值的65%。
從應用端看,北斗三號“短報文”國家標準支撐北斗系統在應急救援、遠洋漁業等民用領域規模化、通用化應用。實施相關標準以來,通信用戶終端平均功耗降低40%,單次“短報文”通信容量提升30%,定位精度縮小至米級,超過30萬艘漁開云網站 開云網址船、300萬輛商用車輛配備“短報文”通信終端設備。在國家標準引領下,“短報文”通信正從專業領域的高精度應用加速延伸到大眾消費的智能穿戴,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北斗三號“短報文”系列國家標準實施力度,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將于7月24日在泉州召開
菏澤鹿鳴宴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劉學仁: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 企業研發創新更安心
小馬智行CEO彭軍:民營經濟促進法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進程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談民營經濟促進法:民企要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