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印度航空波音787墜毀的原因,各方眾說紛紜。還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結論。根據空難調查的一般周期,過一兩年才有正式結論也并不奇怪。
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給出一個初步的推測,這場災難不是波音公司質量控制出了問題,就是印度航空公司的飛機維護不到位。至于機長和副機長,一個飛了8000多小時,一個飛了1000多個小時,都屬于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行員,大概率不會發生誤操作。當然,如果飛機在起飛之前技術狀態不合格,而機長卻要強行起飛,那他也是有責任的。
有媒體早就指出,波音公司這些年在質量控制上一路下滑,同樣也影響到了最新的型號波音787。雖然最近波音公司在人事安排上多少有點進步,把尸位素餐、只會夸夸其談的印度高管開除了一些,但是這架飛機是在十幾年前出口給印度的,所以制造質量不容樂觀。而且波音787在此前的使用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質量問題。印度航空的這架飛機,是不是因為制造問題,特別是因為軟件問題,而導致操縱失靈呢?
有人認為,印度航空的維修保障問題更大。有一名剛剛坐過這架飛機的乘客,在空難發生后,向社交媒體發布了圖像和視頻。他說在飛機起飛之前,發現空調是壞的,乘務員呼叫系統是壞的,座椅靠背娛樂系統也是壞的。聽起來他似乎有點矯情,但飛機是一個整體,表面上的小毛病,可能是更大事故的隱患。當人們在廚房地板上打死一只蟑螂的時候,陰暗角落可能有1000只。所以,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絕大多數負責任的航空公司,都是非常重視飛機小故障的。空調失靈,可能意味著供配電系統出了大問題,乘務員呼叫和后艙娛樂系統的故障,可能意味著航空電子系統哪里出了毛病。不把問題查清、隱患排除,是不能帶著幾百條人命上天的。然而,印度航空居然就這樣讓飛行員湊湊合合飛上天了。
一個波音公司,一個印度航空,兩個不負責任的關鍵參與方湊到一起,發生事故就幾乎是必然的。不是這個航開云網站 開云網址次摔,就是下個航次摔。
所以,對國際民航界來說,盡快推動這兩方把問題查清楚,是非常關鍵的。波音客機占全球民航的半壁江山,如果是波音的問題,無論是設計、制造還是軟件導致的,所有的波音787就全都不安全了,必須召回檢查;如果是印度航空的維護保障出了問題,同樣問題也很大。印度是個人口大國,旅游大國,每天有相當多的航班從印度起飛前往世界各地。印度還在和中國討論恢復直航的問題。印度航空的飛機如果帶著隱患,到了其他國家的領土上空,是會給對方帶來麻煩的。這次波音787墜毀,導致了地面上的5位學生喪生。1999年,一架韓國大型貨機墜毀在上海的居民區,導致五人死亡四十多人受傷,就是悲慘的先例。所以國際民航組織也一定要讓波音和印度航空把問題查清楚,把后續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不要再給人們帶來這樣的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