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人機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的一大亮點。無人機在軍事、物流、農業、測繪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相關技術的創新與進步。在這一過程中,飛控系統作為無人機的核心系統,不僅決定了無人機的飛行性能與穩定性,還直接影響其智能化水平和任務執行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地理位置分布上看,北京、江蘇、廣東的大型無人機飛控系統企業數量位列前三,均達10家以上;陜西和四川緊跟其后,達5家以上。
其中,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科研機構和高校,為無人機飛控系統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技術資源和人才支持;江蘇和廣東則依托其發達的制造業基礎和良好的產業配套能力,吸引了眾多無人機企業在此落戶;此外,這些地區的政府也在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陜西和四川的企業數量緊隨其后,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地區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產業基礎。陜西擁有西安閻良航空產業基地等重要平臺,聚集了一批無人機研發和生產企業。四川則依托成都等地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
從企業所有制來看,當前大型無人機飛控系統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據較大比重,數量占比達77%,其次是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占比分別為9%、7%。
與傳統的航空航天領域相比,無人機行業的市場準入相對寬松。民營企業更容易進入并獲得發展機會,尤其是在民用無人機領域,許多民營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迅速崛起并占據市場份額。
從產業分類來看,在國內大型無人機飛控系統企業中,62%企業有自己的整機產品,同時可以看到,大部分無人機整機制造企業傾向于自主研發和制造飛控系統,以更好地提升無人機的整體性能;38%的企業專注于飛控系統的研發制造,為整機制造商提供定制化的飛控解決方案或通用的飛控產品。
在投融資方面,經航空產業網團隊統計,截至2025年1月,在此次收錄的大型無人機飛控系統企業中發生72起融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時代飛鵬有限公司、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深圳市邊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于2024年完成近億元及超億元的融資。